蜜雪冰城官方网站(支付宝会成为实体店新的私域流量平台吗)

导语:2022年春节的支付宝五福,没有了复杂的玩法,红包总金额也仿似不够“诚意”。究其原因,在于支付宝背后的战略有所调整——其已全力杀入私域流量领域。而对各类已经有了微信生态私域流量的实体店而言,支付宝的私域流量意味着什么?2022年1月31日除夕夜,支付宝五福开奖,共有约2.7亿人分走总额5亿的现金。自2016年支付宝推出“五福”春节活动以来,数年的坚持让五福成为支付宝最具IP属性的活动。2020年中国新经济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新年俗发展趋势报告》中称,集五福、云拜年、抢红包、全家游被票选为21世纪“新四大年俗”。然而,比起快手(22亿)、百度(22亿)、抖音(20亿)、京东(15亿)在2022年春节拿出的红包金额而言,“仅仅”拿出5亿的支付宝五福,仿似在远离互联网巨头的春节红包战场。其背后的原因在于,五福于支付宝的使命发生了变化。2016年,支付宝五福冠名春晚,是要对抗微信在前两年春节的红包大战。彼时,经过两个春节的操作,微信支付得以与支付宝成为在移动支付上的“两强”,这一格局至今未变。到2022年春节,五福不再是支付宝对抗微信支付的前锋,而是剑指私域流量的主力军。实际上,2022年春节支付宝五福付出的5亿红包,是一个诱饵,其主要的作用,是诱导用户在支付宝小程序上与平台上的商家进行交易——除了这5亿之外,还有1000家参与五福的入驻商家投入的大量福利,以优惠券和会员权益的形式,出现在了用户领取福卡的过程中。支付宝将五福这一IP开放,赋能更多商家。以五福这一强势IP为私域流量入口,支付宝的入驻商家可以将用户沉淀下来。在1月19日支付宝官宣五福开始前一周,汉堡王、奈雪的茶、美宜佳等商家,已经提前在自己的渠道中做起了支付宝五福的官宣预热。在36氪的报道中,蜜雪冰城支付宝小程序单日最高有546万用户访问,领取了750万张福卡。从2022年春节支付宝的五福活动,往前梳理一系列支付宝的行动,结合如今互联网及线下实体店的发展环境,本文试图一一拆解以下问题:支付宝为什么要发力私域流量?这对于众多的新消费品牌、线下实体店而言,意味着什么?支付宝的私域流量与微信生态的私域流量有何不同及如何布局?01 从新零售到私域流量实际上,支付宝在之前的行动看起来并没有着眼于私域流量。2020年1月,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兼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董事长,从战略高度协同支付宝和本地生活;2020年3月,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调整组织架构,成立三大事业群(到家、到店、商家中台和创新)和三大事业部(物流、零售、泛生活服务)。同时,攻略酒旅业务的飞猪也被整合到本地生活板块。同样在3月,蚂蚁金服宣布打造“数字生活开放平台”,支付宝进行重大改版,将外卖、美食玩乐、酒店住宿等本地生活场景入口位置提前。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举行线上商家大会,宣布推出“七大商家赋能计划”。同时,同步推出小程序“扶优计划”,针对商家小程序服务质量、活跃程度等给出运营指导和服务竞争力指数评分,优质小程序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流量激励。到同年6月份,“扶优计划”已经孵化了近1000个小程序,平均每周增加100个月活过万的生活服务类小程序。支付宝的上述行动,更符合的是阿里巴巴的“新零售”战略,即阿里研究院报告中的「大数字驱动的人、货、场重构」、「数字驱动的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泛零售业态」。但是,在过往阿里巴巴的“新零售”战略中,并没有出现支付宝的身影,纯线上平台对接C端消费者的使命,是放在天猫和口碑身上的。到2022年春节,何至于让支付宝拿出五福这种重量级IP去打私域流量?关键点在于,2021年下半年,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互联互通。在这件事之前,阿里巴巴尽管拥有全中国大陆最大量的商家聚集其上,但因为缺乏社交工具,只能算是一个流量巨大的公域流量平台。实际上,私域流量的定义权,来源于微信:基于社交关系的消费交易。而阿里巴巴尴尬之处正在于,有交易无社交。从来往,到钉钉,到圈子,阿里巴巴从来没有止步于在打造自己的社交平台。而借助微信“砍一刀”起飞的拼多多证明了,从社交切入交易的模式是可行的。而从交易切入社交,还无人能做到。与腾讯的互联互通,让阿里看到了一个机不可失的机会:从TO B为主的新零售切入TO C的私域流量。实际上,阿里和腾讯对互联互通的态度并不一致。从两边的公开发言来看,阿里明显更积极。究其原因,在于阿里的需求紧迫性更强。对通过投资布局了京东、拼多多和快手等平台的腾讯而言,已经逐渐在电商领域有了对抗阿里的资本。而反观阿里,至今依然未能在社交领域对腾讯打下任何一场胜仗。对流量焦虑越来越大的阿里而言,腾讯手里的社交关系链若能开放,是无价之宝。有科技媒体评论道——“互联互通意味着阿里可以获得其梦寐以求的微信传播链,这对缺乏社交关系的阿里而言至关重要。”而要能从腾讯抢下部分社交关系,又能有效接入阿里的新零售战略,在阿里旗下众多的APP里可选项并不多,最有机会达成这一点的,只有支付宝。首先,手握能与微信匹敌的巨大C端流量的阿里系APP,只有手淘、天猫和支付宝。对手淘和天猫而言,其主战场还在电商领域,对广大的线下消费和服务业而言,力有未逮。其次,支付宝本身巨大的流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。一直以来,支付宝在消费者层面的作用被窄化在“支付”功能上,成为一个“停留率低但需频繁打开”的工具型APP。尽管支付宝一直通过拓展各种生活服务类功能试图消化本身的流量,但依旧未摆脱“支付工具”的认知。而原有的支付宝,还做不到这一点。从阿里巴巴的“新零售”战略上来说,前几年的基础设施打造,已经逐渐打通用户和线下商家之间的消费关系链路,支付宝可以有效接入。支付宝只要拿到一个可以连接C端流量和B端商家的解决方案,能够将用户的社交关系链路沉淀下来,进一步赋能商家私域流量的打造,将能补齐其整体战略缺失的一环。想要进入私域流量的支付宝,的确需要一个载体,让所有的线下商家能够将公域流量转化为自己的私域流量。支付宝给出的答案是,支付宝小程序+生活号。因此,在2021年下半年,支付宝进一步开放流量和商家权限,全力推进私域流量服务的构建,在产品功能层面,体现在支付宝以下的动作中:我的小程序:入口升级至首页“黄金位”首页智能服务卡片:基于场景推荐服务,带动拉新、复访有点东西:首页服务流推荐位支付宝地下室:在首页底部下拉位,以内容创意玩法,为商家私域导流支付成功页:支持商家投放券和会员带动拉新、复购生活频道:新版生活号的首页公域入口,聚合内容、服务和券等营销工具因此,到2022年春节,支付宝拿出五福这样的战略级IP助力私域流量,是水到渠成。02 支付宝的私域流量,意义何在?基于微信生态的私域流量,基本上是通过以下方式:1. 福利+工具吸引用户进私域流量池(加企微、入群);2. 通过活动(营销活动、社群活动等)推介产品;3. 销售顾问发掘具有需求的用户并实现转化成交;4. 成交后再通过福利+工具诱导成交客户进行裂变;5. 通过价值内容和用户运营不断沉淀用户,提升活跃度和扩充容量。实现:1. 流量获取边际成本的不断降低2. 用户精准度和黏性的提升3. 用户转化率的保证实际上,微信官方对私域流量的生态扶持不算特别多,一直保持着克制和中立的立场,也正因如此,利弊都很明显。优势在于,微信生态的载体(公众号、企微、社群)足够友好,且不断在更新,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开发者和第三方平台,使得各类品牌和商家能够快速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。劣势在于,微信平台中的流量尽管十分大,但从来没有在官方层面给予任何的扶持和倾斜。在微信生态的私域流量中,线下实体店获取流量主要通过两个渠道:一是门店流量导入,二是私域流量中的用户裂变。无法从微信生态中得到中心化流量扶持的各个品牌和商家,需要使尽浑身解数通过内容和运营手段自己去解决流量问题,这对于广泛的中小商家而言,从成本到人力都是比较大的负担。而私域流量从2019年发展至今,各种各样内卷的手段都已使得消费者产生了抵触情绪,私域流量步入精细化阶段的同时,也意味着获取流量的成本愈发高企。支付宝此时杀入私域流量,对各类实体店品牌而言,或许是一波难得的新流量红利,毕竟拥有10亿用户和7亿月活的APP在中国没有多少个,如果可以抓住这个红利,也许可以从这里杀出重围。2021年11月,支付宝正式发布《支付宝私域运营白皮书(2021版)》,其中宣称,支付宝目前有10亿公域流量,将持续开放更多公私域运营能力,与商家共享增长红利。这一点,是支付宝给予各类中小型商家最有意义的扶持。实际上,自从2018年支付宝上线小程序以来,其一直秉持着“流量共享”的思路,但其手段和方式,也历经了不同的演变阶段:2018-2020年,支付宝小程序正式上线时的平台流量分发,采用的是“中心化+去中心化”的模式。彼时,支付宝只能算是小试牛刀,其开放的阵地不多,仅有「我的快递」、「保险频道」、「会员频道」、「社区生活」等支付宝端内服务类中心化阵地。2020年-2021年,支付宝宣布从支付工具成长为一站式开放数字生活平台,一方面在首页开启了更多的流量入口,另一方面通过流量激励及经营指导,帮助优质的新手商家小程序实现跨越式增长。对中心化流量的开放拿出来“扶优计划”这样的体系性扶持方式。2021年至今,支付宝的开放模式调整为“去中心化为主,中心化为辅”,并加速释放了更多中心化流量入口,通过不断发布新的运营工具,打通了属于自己的私域运营链路,已经呈现出“公域私域循环”的新流量生态。支付宝的这个战略希望达成的是,各类中小实体店只要好好跟支付宝合作,不仅可以从这里拓展出用户自身的社交关系流量,也可以从支付宝平台“薅”走流量。那么,支付宝的私域流量,可以怎么玩?03 支付宝的私域流量玩法目前,在支付宝官网上,放出了10个小程序商家案例,分别对应快消品、社区生鲜、文博、便利店、游乐园景区等行业。通过在支付宝上搜索发现,瑞幸、海底捞、奈雪的茶、和府捞面、墨茉点心局等新消费头部品牌也已在支付宝上布局小程序+生活号。与微信生态的私域流量相比,支付宝的私域流量区别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:流量来源不同,微信的流量来源是线下门店+用户社交关系,支付宝的流量来源是线下门店+平台。仅就目前而言,支付宝还无法通过裂变手段切入用户的社交关系链,因此其“中心化流量分发”的意义即在此。支付宝重要的平台流量入口包括搜索、首页推荐、营销会场、站内频道等。运营载体不同,微信的运营载体是社群+企微+公众号,支付宝是小程序+生活号。在这个层面,微信生态中的载体更多样,且门槛较低,最基础的配置可以缩减为一个微信群,更易被商家接受。支付宝的小程序和生活号,对商家的进入门槛较高。小程序可以接入第三方平台,目前更多是工具功能。而生活号可以理解对标为微信公众号,是粉丝的沉淀池,也是商家的内容发布地。运营手段不同,微信的运营手段是互动+内容,支付宝是券+会员营销。由于流量来源和运营载体有比较大的区别,两者在运营手段上的侧重点也不一样。在微信生态的私域流量中,对内容和运营的要求比较高,主要通过内容、产品、活动三种方式触达用户,一旦内容的更新频率或质量达不到要求,或活动不够吸引人,很容易造成用户沉默或流失;在支付宝这边,其优势在于可以以“券”的方式埋入用户消费和运营的全链路里,既可以吸引新用户,也可以促进老用户活跃性。而会员工具,则可以避免商家在设置会员体系时踩坑,高效建立符合自己需求的会员体系,以此做好用户运营工作。坦率地说,目前支付宝的私域流量并不适合所有的行业,通过上述分析发现,其更适合符合这些特性的行业:购买频率高、消费决策链路短、交互性弱的行业。如快消品、便利店等。这主要是因为,目前支付宝的私域流量体系中,对内容呈现方面的能力较弱,在某些决策链路长、客单价高的行业中,消费者需要做较长时间的比价和品牌接触,而支付宝本身的用户心智还没有能转化到“内容”层面,对重内容重交互的行业而言,不够友好。而对于已经在微信生态搭建了私域流量的商家而言,一方面可以保持现有的私域流量,另一方面,可以将支付宝作为另一个美团,获取平台流量。若支付宝真能在私域流量领域抢下微信的社交关系链,哪怕十分之一,其背后将爆发的能量都是十分巨大的。一直觊觎社交的阿里,在历经了多次铩羽而归之后,如今貌似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。依托原有的“新零售”战略,推出支付宝作为杀入私域流量的大杀器,也许真的可以抢下微信的一块肉。而作为支付宝本身而言,其能否突破原有的“金融支付工具”,真正成长为“数字生活平台”,需要在3-5年内验证。本文参考资料:36氪:《支付宝五福「七年不痒」》支付宝:《支付宝私域运营白皮书(2021版)》见实:《支付宝猛攻私域这一年:三大动作推进公私域互通》靠谱的阿星:《一文梳理支付宝2021年:向商家开放,让私域唱主角》


本文出自快速备案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s://www.xiaosb.com/beian/45410/